学院(部)教风学风建设典型经验汇编
2023年各学院(部)深入贯彻落实《荆楚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聚焦审核评估,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很抓教风学风,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14个学院(部)在教风学风建设中的典型经验(案例)和做法简报如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指导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进教师培养,提高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学院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集中评课活动,邀请校教学督导对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教态、口语、师生互动及线上线下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评课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不但要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和总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不断积累形成教学研究的成果。
二、积极开展考研促学活动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主题,深入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开展以“电亮青春,信增学力,学为常态,院兴学风”为主题的抓考研、促学风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组建考研班和考研指导团队,逐步构建考研精准化、全过程服务体系,促进考研数量、质量的双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大力推进学业导师工作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分制管理中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学院选聘了34位教师担任了大一大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通过问卷调查,根据学生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内容和要求,指导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注重学生考研引导与规划,介绍考研形势与政策,营造浓厚的考研氛围;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开展学业预警工作,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情况,指导其不断改进,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学业导师工作实绩,学院遴选了刘冬梅、谢娅娅、赵娟、郑全新等老师为优秀学业导师,树立典型,形成榜样力量,从整体上提高学院业导师工作水平。
四、全面实施校企合作育人
学院与湖北兆泰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兆泰电气智能制造班”,校企双方共同落实招生计划、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搭建管理团队、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共建班为热爱电气工程专业、品质优秀、吃苦耐劳的学生创建一个与社会需求衔接、课程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平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逐步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共建班学生在校期间达到学业要求和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将获共建班的奖励,并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国内同类优秀企业就业。
五、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组织青春向阳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以“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城乡统筹”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暑假,志愿服务队来到沙洋县官垱镇石鼓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为群众宣讲了防火防电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并发放了安全提醒手册。志愿者们通过与群众的互动,讲述了身边的安全事例,以此提升群众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志愿服务队还特别为乡村儿童开设了科技启蒙课程,带领儿童制作组装太阳能小车,让他们亲手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通过DIY扇子和扭扭棒等方式关爱留守儿童,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志愿者的爱心和关怀。
艺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根据《荆楚理工学院教风学风建设方案》,学院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建立了教风学风目标责任体系,明确了各类人员在教学学风建设中的职责,初步建立起教风学风建设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
一是学院领导深入各教研室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座谈会,听取老师对教风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每周教学信息员提出的问题。
二是坚决贯彻“师德一票否决制”,学院要求教学信息员关注教风学风动态,及时反馈和跟踪教风学风的异常,及时向学院领导反馈,一经查实将与年度考核挂钩,实行教师年度考核“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一是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改革探索,将课堂讨论、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小论文、小设计、课程考核展览等纳入考核内容,逐步提高形成性评价在总体评价中的比例,同步在“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优秀作品的推送工作。
二是加强设计课程期中考核工作。要求每门课程进行期中考核,优化设计课程的分数组成,把课程的培养要求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避免了“一锤子买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和课程目标相结合。
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志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关爱和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使艺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收到很好的成效。
三、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一是认真开展各类教学检查。每次检查学院都有安排、有实施、有记录、有总结。严格执行《荆楚理工学院课程听课制度》,各类人员听课任务按要求进行。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三名兼职督导员,对学院教学工作做全面督导,督导情况经常对相关人员反馈,确保教学秩序稳定。
二是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日常巡查制度。坚持教研办每天查课不少于1次,有巡查反馈记录;坚持学院领导晚自习巡查和通报制度,每周将巡查记录在教师工作群进行公示。
三是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院对设计类专业的大量考查课程的成绩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求每一门考查课程必须举办联合课程考核展,教师集体评分,优秀作业举办课程教学成果展,避免考查类课程评分的随意性。
四是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学院严格落实外聘教师管理,责成教研办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和服务,落实外聘教师资质审查、确保外聘手续规范;召开外聘教师座谈会,就外聘教师教学工作提出要求,同时听取外聘教师对改进学院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重视课堂育人作用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修订中,要求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让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及时掌握学生学风新动态,认真研究课程改革新途径,积极申报课程教学改革新课题。
五、推行学生自我管理
学院积极推进学生个性发展支持计划,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大学生双创工作室、专利申报、学院专业技能大赛、企业或行业举办的专业竞赛、合唱团、民乐团、琴点计分制度、学生考研辅导、专业技能大赛等9项活动纳入第二课堂建设项目在全院各专业中具体进行实施和推广。加大对学生考研的辅导力度,学院考研辅导从大一学生抓起,分年级、专业启动考研辅导工作,各专业学业导师为学生开展考研专项辅导和引导工作,并为考研的学生专门配备考研自习室。
生物工程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1.加强课堂教学监管。通过任课教师及时公布考勤、课堂笔记、作业等情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加强学生晚自习管理。学院制定了详实的晚自习工作方案,除毕业生外,所有学生安排固定教室开展晚自习,并安排专任教师进课堂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重视学生学业预警。学院教研办每学期筛查出需要进行学业预警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或者家长,而是由学业导师对学生逐一约谈,进行学业引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4.加强学生寝室管理。学院积极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除了要求卫生达标以外,强化寝室成员文明言行、学习成绩、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把学生寝室建成育人阵地。
5.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各专业负责人联合辅导员、学业导师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拟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开展荆楚大讲堂、学术讲座和专业培训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了解行业发展前景。
二、开展耕读实践教育
学院将专业价值观塑造作为实践育人的“灵魂”,让学生扎根大地,躬耕于行,针对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学院组织教师现场授课,将课堂上抽象的知识变成可视化的实践内容,引导学生知农爱农学农为农,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搭建多样化的师生交流的平台,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花木协会、营养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为载体,选拔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课外创新交流平台。
三、提升学生科研氛围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这根主线,通过“项目+竞赛+考研”活动的大力开展,提升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定期开放实验室,搭建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平台,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
2023年,学院承办了荆楚理工学院第二届微生物培养皿艺术设计大赛,目前校赛已完成,19个代表队正在参加省赛的角逐;积极组织参加2023年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获得省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赛二等奖一项。目前正在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赛。
四、积极促进学生考研
学院不断加大考研学生支持力度,为考研学生及专升本学生提供相对固定的考研自习室,建立QQ群和微信群,组织博士教师不定期对考研学生进行专业课辅导;召开考研经验交流会,请考上的学生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亲身经历的得失传授给学弟学妹;动员学院教师为考研学生介绍学校、推荐导师、联系调剂,提高考研成功率。
五、打造优良教师队伍
1.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学院每月召开1次主题党日活动,强调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立健全“全员育人”的管理机制,强化“科研、教学、育人”三位一体的作用,做到支部活动进教研室、进寝室;学业导师进班级、进教室,努力打造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
2.搭建教师自我提高平台。每月召开1次博士(教授)会议,商讨学科专业建设等问题,交流前沿信息,审议学院重大决定;本学期已举办博士(教授)沙龙活动2次,以教学、科研项目为主题,轮流主讲,充分研究,以思想碰撞推进项目开展。
3.积极组织教学培训和比赛。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暑期教师培训、全国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训、BOPPPS教学技能工作坊等培训达263人次;推荐了6名教师参加了第四届教学创新大赛,推荐了5名教师参加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比赛、3名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比赛,1名教师参加了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比赛。
医学部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多措并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1.教师教学质量及时通报。对教学质量综合综合排名后10%教师进行帮扶,将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纳入绩效分配考核数据之中,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改进,同时鼓励和支持符合要求的教师积极外出进修和培训学习,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本学期对以王欣、王小凤等为代表的排名前10%的教师予以公开表扬,医学部领导对教学质量评价排名后10%的教师进行约谈并送达了告知书,共计11人次。医学部对教学质量评价排名后10%的教师进行多维度帮扶,工作计划详实,部领导、督导、系主任均参与听课评课,教师本人进行阶段性教学总结,如孙福星、王晶晶等老师积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多次与资深教师探讨学习,通过教学评价结果反馈,11位教师本学期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医学部成立专职教学督导组,除常规教学巡查外,每周制定听课计划并严格执行,对医学部内所有教师以及外聘教师进行听课并当面给出整改建议,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能力得到提升。开展教学质量动态评价,医学部质评办组织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各专业课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学习需求和感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深入推进“老带新”工作。制定详细的“老带新”工作计划,全面掌握各系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的实际情况,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总结和学习教学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老带新”工作除常规结对指导外,通告不同专业资深教师的示范课教学,帮助新进教师提升课堂设计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伍爱民老师在示范课中恰当融入课堂思政,实验课多元化评价方式给予极大的启发,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方式;王卉老师在示范课中教学手段多样化,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教学视频,设置案例分析,对知识点进行充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冯莲老师的示范课课堂设计合理,充分分析学生学情,内容讲解深入浅出,将知识点充分融入课堂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学生满意度高。
4.部院合作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医学部深入附属医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组织临床教师教学培训交流,指导其进行课件制作、示范教学环节、讲解教学材料书写等内容,与临床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多措并举提高医学部教师教学质量。
二、多管齐下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1.严抓课堂教学考勤管理。医学部质评办与学工办联手抓课堂考勤,课堂考勤做到一日一统计,一日一通报,一日一整改,任课教师每日及时在办公群登记课堂考勤异常的学生信息,辅导员及时约谈考勤异常学生,并公示处理结果。经过两个月的课堂考勤监管,学生课堂出勤率得到极大改善,课堂管理成效显著,学生的纪律意识、学习风气、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完善育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辅导员与学业导师、任课教师、家长的沟通联系,学业导师经常组织座谈会,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切实了解学生的困难并协助解决;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晚自习教室辅导答疑,帮助学生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加强辅导员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生教育引导,加强家校联动合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师范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强化教学规范意识
学院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根本要求,对课堂教学的规范性、教学大纲修订、课程目标达成度报告、课程考核审定报告、学习过程评价改革等关键注意事项,采取集体讨论、外出学习、征求专家意见等方式,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开展全院教学竞赛
学院于10月16日-12月1日(第八周-第十四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本次活动分为小学教育专业组和学前教育专业组,共36名专任教师参加本次竞赛,其中小学教育专业21名专任教师、学前教育专业15名专业教师。
三、加强学生学习指导
学院每天安排一名行管人员和一名专业理论课教师进行晚自习值班,通过晚自习进教室,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和专业教育。通过“朋辈辅导”的方式,高年级学生坚持每周利用晚自习时间指导大一学生练习“三笔字”,加强师范生基本功训练。
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一是对入职的新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学院为新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教学工具使用培训,确保新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举办课件制作学习活动,帮助新教师掌握制作课件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是注重对新教师的教学常规规范培训。为使新教师了解并遵守学校的教学规范和标准,学院定期组织集中研讨活动,为新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研讨活动主要聚焦于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议题,如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学生评价等,新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学心得等。
三是高度重视新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院建设了统一的教学平台或系统,为新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鼓励新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尝试,为新教师提供“老带新”指导、学术沙龙等学习支持。
计算机工程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课程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1.李冉老师在《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三段递进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起于期初、终于期末的教学安排,扩展教学时限,促进自主学习。具体做法:举办开课动员讲座,鼓励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提前预学习;课程讲授阶段是集中教学,加大实训任务,逐步提升能力;课后跟踪服务阶段为有继续学习需求的同学提供交流互助的平台。
2.刘珊艳老师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采用学生分组选择的不同软件开发项目,参照公司管理方式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分配小组成员不同角色,分工协作完成项目,项目实施内容覆盖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断完善“应用中学习,学习后应用”教学方式方法。
3.在深入理解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基础上,余琨老师对《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大纲的修订,对照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不断深化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课程团队在荆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课题的申报中脱颖而出,所申报课题“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以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为例”获批市教学研究重点项目。
4.王晓雨老师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以案例为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线上资源按章节知识点的框架进行设计,跟教材同步,适应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基础知识;线下课堂教学则通过鲜活的案例将知识点串起来,采用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以实际案例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重在知识点的应用,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机房教学讲学练交融,重难点内容采用“温故知识-案例驱动-边讲边练-分组讨论-自评互评”的方式,突出精而新,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5.武永成老师按照工程认证的标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深入浅出,以启发式、探究式、情景式为主,运用微课视频、案例讲解、情境教学、课堂讨论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工程认知水平的同时,做到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外国语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加强教风学风制度建设
1.建立教风学风建设例会制度。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学院教风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开教风学风建设专题会议,总结工作,研究解决教风学风建设中的问题。
2.建立早晚自习全员轮值制度。院领导带队、各科室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排班巡查,深入教室、寝室督查学风问题;学生会学风检查组,全天候检查学风问题。晚自习考勤与学生评先评优挂钩,晚自习(晚上上课除外)考勤缺勤超过三分之一者不得评先评优。
3.建立健全考研辅导奖励制度。为考研学生设立班主任,建立文学、语言学、文化、课程论、翻译学考研辅导教师队伍;制定各专业考研目标,对完成目标的专业班进行奖励。
4.建立课堂考勤四级巡查制度。坚持日常教学由院领导每天教学巡查、辅导员班主任下班督查、任课教师点名和学生会清查课堂教学考勤。
二、全员参与营造良好学风
1.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提倡院领导深入各班倾听师生意见、班主任深入学生了解学情、任课教师深入自习室指导答疑,形成全员参与努力营造良好教风学风的氛围。
2.加强学生课外指导。为激发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各专业教研室指定专人负责发布学科竞赛、创新训练项目申报、创业项目申报信息,指派专人负责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指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效果。
3.全员育人提升学风。发挥辅导员、学业导师和专业负责人的管理和育人作用,塑造良好学风;充分发挥学业导师的育人作用,进行学生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优良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勤学、乐学、善学。
4.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本年度学院开展各类学术讲座5次,举办了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湖北省翻译大赛、外研社杯“三大赛事”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学科竞赛,通过第二课堂开阔学生眼界,提升英语水平和能力。
数理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积极开展助学活动
通过宣传发动、学生自主报名、学院推荐、面试选拔四个步骤,聘任高年级朋辈志愿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学业需求特点和困惑,通过朋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爱学、想学、会学,助力学生学业发展与成长成才。
在学业互助活动板块,朋辈志愿者通过小班课堂、线上交流等形式,从日常答疑分享、期末课业冲刺、组建学习小组三大路径着手,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日常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同学们互促互励、共同进步。
在能力培优活动板块,朋辈志愿者通过经验分享会、专题讲座、主题分享等形式,围绕新生适应及大学规划、转专业、科研竞赛、考研保研、留学深造、实习就业等主题,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引导同学们在学习、科研、创新、实践等方面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
在励学成长活动板块,由个人习惯优良、勤学自律的朋辈志愿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需求组建兴趣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督学打卡等形式,引导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相互监督、克服懒散,养成健康自律、积极向上的优良学习生活习惯。通过设立日常作息、日常锻炼、综合素质提升三大模块,以小组形式引导和带动学生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强化教师帮扶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新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大“老带新”工作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鼓励新进教师参加院内和学校的各项竞赛培训。针对基础学科教学的特点,展开专项督导工作,要求新进教师多用手写教案,多写板书推导过程,加强新进教师自身师范技能。对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强和有进步的新进教师多途径给予表彰和鼓励,对表现较差或教学水平较低的新进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帮助和督查,采取传帮带的模式,提高新进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开展优秀笔记、作业评选活动。为营造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笔记与作业习惯,学院开展了优秀笔记、作业评比活动,通过优秀作业、笔记的评选,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认真记好笔记、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2.开展学习竞赛,在竞赛中“比学赶帮超”。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推动学生背诵英语作文范文、记忆英语词汇的学习活动,营造学院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院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英语范文背诵大赛活动,比赛结果与优秀学风班级以及优秀个人评选挂钩,在学生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3.学习打卡“每两日一题”。学院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开展学习打卡“每两日一题”活动,请专业课教师精心准备题目并在三日后公布解答。此活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喜欢所学专业,激发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物理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健全学风建设制度
1.推行学生晨读制度。周一至周五6:50-7:30晨读时间,学生会、班委会自我管理为主,辅导员、班主任督察为辅,各班签到点名。
2.建立晚自习激励制度。晚自习考勤与评先评优挂钩,晚自习(晚上上课除外)考勤缺勤超过三分之一者不得评先评优。
3.建立考研辅导制度。建立考研班主任制度,建立文学、语言学、文化、课程论、翻译学考研辅导教师队伍。
4.考研目标奖励制度。分专业制定考研目标,完成目标后按专业班进行奖励。
文学与传媒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强化学风教育
1.学风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学院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学生本学期返校的第一课上必讲本课程学习要求,包括听课、作业、读书笔记等内容,让每一个学生清楚学习规范。
2.主题班会——学风教育常态课。各班每月召开1次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3.工作例会——学风教育指导课。每周一下午学院教师例会,必讲教风学风建设工作。通过各种会议、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教师抓学风的意识,推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适度增加课外作业量,加强课外学习指导。学生在老师的引领和带动下提前预习、课余延伸学习、自觉上早晚自习的现象成为常态,抓教风学风的共识深入人心。
二、加强督促检查
1.四级联动抓好早晚自习。学院班子成员、各科室行管人员、任课教师、院学生会四级联合排班巡查学生早晚自习,做到“三有”,即有值班签到记录、有巡查晚自习情况记录、有巡查情况反馈记录。这项制度有力推进了早晚自习到堂率,大一、大二学生早晚自习到堂率在80%以上。
2.四级巡查加强课堂管理。坚持日常教学由院领导每天课堂教学常态化巡查、教研办人员巡查、任课教师点名和学生会清查课堂考勤,督促教师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到课率达98%以上。
3.三下班制度增强学习氛围。提倡班院领导下班级倾听学生意见、学管下班了解学情、任课教师下班指导答疑,全面掌握和解决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公共体育部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开展师德教育
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学习二十大精神,发挥党课、党支部主题活动、教研活动、座谈、谈心谈话等活动形式,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意识,把课堂当成神圣的沃土,致力于创新授课方法,用言传身教、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吸引学生;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荆楚理工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制度文件,提高老师们的师德水平规范,统一思想。
二、强化思政教育
1.实现体育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体育赛事”这一桥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流于空洞的说教。
2.利用体育教学的自主教法实施思政教育。通过优化体育教学设计,在体育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各个环节之中,设计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符合的教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利用体育运动本身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合作性、集体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技能训练和体育精神的培养过程中,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运动项目的独特之处,又能够使他们在思想方面有所提高和领悟;利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教育,让不少文化课学习成绩一般,有体育天赋和才能的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真实的思想状态和内心情感,积极和老师交流,主动帮助同学训练,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为全面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促进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马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翻转、“他控”到“自控”的转变。在课堂教学环节,开学之初,课程教研室就活动所涉主题、活动形式及基本要求等进行商讨、制定活动方案,并将通知转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为了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让学生以团队小组为单位,针对课程主题选择内容、设计形式、充分准备、课堂展示。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们结合主题,采用辩论赛、小品、诗歌朗诵、家书诵读、新闻播报、演讲、PPT讲解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对所选专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有的小组由一名同学做代表展示,有的小组则全员一起参与。为了提高大家的重视度,在老师的建议下,同学们毛遂自荐担任评委,对各小组的表现打分,并进行了点评。活动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表明,教师通过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交往、合作、探究,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了师生的协同教学和共同成长。
化工与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高校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实现立德树人、促进教师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化工与药学院化工工艺教研室围绕日常教学、课程思政、队伍建设、一流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展开,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
化工教研室通过将日常教学任务按期初、期中和期末进行细化、分阶段的进行,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又能确保教学日常活动高效有序的开展。期初针对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常规教学材料进行梳理和完善。期中针对讲课进度、重难点、期中考试等内容进行讨论,及时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期末针对课程考核进行研讨。
二、实实在在的教师帮扶
1.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价排名靠后的教师帮扶。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每学期初学院都会从教务系统下载评价数据,通过QQ上传到学院工作群,并指导教师登录教务管理系统评教模块,查阅本人评教信息。为帮助教学质量评价排名后10%的教师走出低谷,提升教学质量。化药学院安排这五位教师对本学期所讲授课程进行试讲。教指委根据每位老师试讲情况,结合学生评教评语,对每位老师进行把脉问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帮助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并对每学期教学质量排名后10%的教师指定了帮扶教师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帮扶指导。指导教师和被帮扶老师共同制订帮扶计划和培养措施,从备课、上课、课程思政、课后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进行帮扶指导。
2.以“老”带“新”,以“优”促“长”。教研室坚持做好传帮带工作,一对一指导青年教师提升自我,使青年教师能够提高政治站位、提升业务能力、站稳讲台。一方面,在进行课程内容、讲课进度、重难点以及试题难度等日常教学内容的研讨中,主要是按照以“老”带“新”的学习模式,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熟悉并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在线上授课平台的使用、课程思政的挖掘、各类项目申报材料的优化以及授课视频录制等方面,教研室会按照以“优”促“长”的模式,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形成良性循环。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一、在教风管理方面
一是加强开展对课堂教学的巡查力度,实行课堂教学例行巡查常态化,每个人负责每周对应的工作日,分头行动,做到检查全覆盖,对发现的教风问题及时提出并要求整改;
二是动员学院老师参加教学创新大赛等比赛,提升教学技能;三是举办学术讲座,促进教研相融合等。
二、在学风管理方面
一是严格执行学业预警制度,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
二是组织大一、大二全体在校学生集中早、晚自习,全院老师轮流晚自习值班,督促学生上自习并解答学生自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由院领导包联,对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价后10%的教师开展谈话及帮扶工作等。
三、教风建设措施
一是组织教研室老师进行共同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能力;
二是老师们多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过程,更要注重传授的效果;
三是老师在推荐教材的时候,尽量与授课知识结构一致,除了扩展内容外,尽量结合教材去讲解,以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
通用航空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经验
——课程教学典型案例
通用航空学院刘进老师主讲的课程是《理论力学》,体现出严谨从教治学的良好职业风范。主要表现在:必备的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教学任务书、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记分册、考勤册、试卷、评分细则、试卷分析报告、课程总结等全流程的教学过程材料和结果材料规范齐备;学生学业平时成绩、考勤记载详细规范,过程性评价合理;院部(教研室)审核审签到位;档案材料整理归档完整规范。